台积电 断供大陆芯片公司,16/14nm被限!
近日,一则重磅消息引爆半导体圈:台积电正式通知大陆多家芯片设计公司,自1月31日起,若16/14nm及以下制程产品,若未在美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(BIS)白名单的“approved OSAT”中封装,且台积电未收到认证签署副本,将暂停发货。
毫无疑问,台积电是在紧密配合美国的最新出口管制禁令,进一步限制中国AI 芯片的发展。
美国1月公布的出口管制禁令,对芯片设计厂商和封测代工商设定“白名单”。不在名单中的芯片设计企业,要么向美国提交申请,要么将封装交给白名单企业。
名单中,芯片设计厂商33家均为西方知名半导体企业,封测测试企业24家,包括日月光、格芯、Intel、台积电、联电等。
目前,已有多家大陆IC设计公司表示受到影响,被迫将芯片转至美国批准的封测厂进行封装。也有一些芯片厂商本来就与白名单内的封测厂合作。
有合作还好,若无合作,交付周期将大打折扣;即便合作,调整周期排期生产也非易事,交付周期将大幅延长,甚至可能导致客户流失。
更甚者,部分芯片设计公司被要求将敏感订单的流片、生产、封装、测试全外包,且全程不得干预。
这意味着,大陆在先进制程领域的一举一动都将暴露在美国的监控之下,任何突破都可能招致更严厉的打击。
这对大陆半导体产业的自主性和保密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。
台积电财报数据显示,其3nm、5nm、7nm等先进制程营收占比高达74%,而16nm来自大陆的营收占比不足10%。 因此,此次断供对台积电自身影响有限,但其背后的政治意图和对大陆半导体产业的打压却不容忽视。
从长远来看,也将倒逼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加快自主研发和国产替代的步伐。
国内晶圆厂、封装测试企业迎来发展契机,芯片设计公司也将加大研发投入,探索先进芯片设计技术,降低对国外先进制程和封装的依赖,加速自主研发与国产替代进程。
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,大陆半导体产业唯有坚持自主创新,突破技术壁垒,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赢得最终胜利。